二、 产品型号的组成及含义

- 技术参数
开关设备技术参数
项 目 |
单位 |
数 据 |
额 定 电 压 |
kV |
3.6、7.2、12 |
额 定 频 率 |
Hz |
50 |
额定绝缘水平 |
1min工频耐受电压 |
kV |
42 |
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|
kV |
75 |
主 母 线 额 定 电 流 |
A |
630、1250、1600、2000、2500、3150 |
分 支 母 线 额 定 电 流 |
A |
630、1250、1600、2000、2500、3150 |
4S热稳定电流(有效值) |
kA |
16、20、25、31.5、40、50 |
额定动稳定电流(峰值)* |
kA |
40、50、63、80、100、125 |
防 护 等 级 |
外壳为IP4X, 断路器室门打开时,隔室间为IP2X |
注:﹡电流互感器的短路容量应单独考虑
VD4、VS1+真空断路器技术数据
项 目 |
单 位 |
数 据 |
VD4 |
VS1 |
额 定 电 压 |
kV |
3.6、7.2、12 |
额定绝缘 水平 |
1min工频耐受电压 |
kV |
42 |
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|
kV |
75 |
额 定 频 率 |
Hz |
50 |
额 定 电 流 |
A |
630、1250、1600、2000、2500、3150 |
额定对称短路开断电流(有效值) |
kA |
16、20、25、31.5、40、50 |
4S热稳定电流(有效值) |
kA |
16、20、25、31.5、40、50 |
额定动稳定电流(峰值) |
kA |
40、50、63、80、100、125 |
机械寿命 |
次 |
20000, 额定电流1600~3150A时,为10000 |
自动重合闸操作顺序 |
|
分—0.3s—合分—3 min—合分 |
非自动重合闸操作顺序 |
|
分—3min—合分—3min—合分 |
合 闸 时 间 |
ms |
<70 |
≤100 |
分 闸 时 间 |
ms |
≤45 |
≤50 |
燃 弧 时 间 |
ms |
≤15 |
≤15 |
开 断 时 间 |
ms |
≤60 |
≤60 |
当断路器用于控制3—10kV电动机时,若起动电流小于600A,必须加金属氧化物避雷器,其具体要求由用户与制厂联系协商;当断路器用于开断电容器组时,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断路器额定电流的80%。 当断路器用于控制3—10kV电动机时,若起动电流小于600A,必须加金属氧化物避雷器,其具体要求由用户与制厂联系协商;当断路器用于开断电容器组时,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断路器额定电流的80%。 动作时间的推荐值: 合闸时间 (约)70ms 分闸时间 ≤45ms 燃弧时间(50Hz) ≤15ms 开断时间 ≤60ms 最小的合闸指令持续时间 20ms (100 ms) 最小的分闸指令持续时间 40ms (100ms) 注: 1)在辅助回路额定电压下; 2)若继电器接点启动,但未能开断脱扣线圈电流。
VD4真空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技术数据
额定电压V |
消耗功率VA/W1) |
储能时间(秒)(最大)S2) |
交流 |
110 220 |
150 150 |
15 15 |
直
流 |
24 30 48 60 110 220 |
130 130 130 130 140 140 |
15 15 15 15 15 15 |
注:1)近似值 2)在额定电压下
VS1+真空断路器弹簧操动机构技术数据
序号 |
名 称 |
单 位 |
数 量 |
1 |
额定操作电压 |
合闸线圈 |
V |
DC220,110 AC220,110 |
分闸线圈 |
2 |
线圈 功率 |
合闸线圈 |
W |
245 |
分闸线圈 |
3 |
储能电机功率 |
W |
70 |
4 |
储能电机额定电压 |
V |
DC220,110 |
5 |
额定电压下储能时间 |
s |
≤15 |
6 |
正常工作电压范围 |
V |
85%~110%额定电压 |
四、 外形尺寸和重量
高度B (mm) |
2300 |
宽度A(mm) |
分支小母线额定电流达到1250A热稳定电流40kA |
800 |
分支小母线额定电流1600A及以上 |
1000 |
深度C(mm) |
电 缆 进 出 线 |
1500 |
架 空 进 出 线 |
1660 |
重 量(kg) |
700~1200 |
|